一公里长的钢丝只有小拇指粗细,上面压着张禹几乎全部的人生。
他的儿子站在上面,一摇一晃地向前迈进。这位小名望望的6岁男孩每天上学前和放学后都要在这里“训练几个小时”走钢丝,以备他日“拿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张禹为儿子策划的人生捷径。他为此倾尽心血,甚至全程直播训练,设计商标和广告语。
在此之前,这个34岁的父亲走过无数条路。他试图靠打工改变全家命运,但自己闯荡十几年后,除了一身伤没攒下一分钱。他想依靠父母,可父亲却因重病撒手人寰。他也想从小培养孩子读书,却发现“农村娃娃读书再怎么努力也拼不过大城市的”,钢琴美术更是“想都不敢想”。
农活、聚会都为训练让路,张禹为孩子寻找场地,绑上一根又一根练习用的钢丝,34岁的张禹去年结束打工生涯,暂时放下了远在江苏的妻女,回到四川广元市旺苍县木门镇,专心培养儿子。
钢丝之外的世界里,他是背着债务不出去打工挣钱的“怪人”,是岳父口中30多岁还在家里带娃娃的“莫出息的人”,是老父亲病重却掏不出一分钱、只能任由老人等死的“没用的儿子”。
他找不到办法,看不见出路。只有当儿子踩上那根泛着褐色光泽的钢丝,张禹才能稍稍喘口气。在钢丝上的世界,他是“网红”望望的父亲,拥有5万多名粉丝以及许多“支持望望和自己追梦的朋友”。
这个年轻的父亲深信不疑,这根小拇指粗细的钢丝,能承载起这个家庭的全部未来。
天蒙蒙亮,川东北的山地雾气缭绕,瘦小的望望头戴红色安全帽,双手握住保持平衡用的竹竿,在离地12.5米、足有1公里长的河堤护栏钢丝上行走。傍晚的时候,钢丝则被挪到山里,架在两棵树中间,望望需要走上几个来回。
走钢丝练习被张禹搬上了直播间。直播间里的评论像浪一样涌起,礼物一个接一个地刷出来,满屏的烟花彩带。屏幕外,老屋养的鸡扑腾着翅膀乱飞,土狗趴在门口盯着父子二人,傍晚的山头,静静的。
望望不断变化着行进动作,正着走,倒着走,蒙眼走,金鸡独立……按照张禹的计划,秋天他就要替望望申请5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一旦成功,“也许望望就有机会去少林了”。
“去少林”是望望爷爷的遗愿。爷爷很少走出村子,在他的规划里,“身体素质很好”的孙子,以后最好的出路就是“送去少林文武双修”。
望望第一次走钢丝时,钢丝拴在家里的一楼。那时,在家思考“出路”的张禹试着让儿子蹲马步,绕着钢棍转圈,意外发现孩子平衡感很好。随后,这条钢丝开始不断变长,从两三米长到了十几米,再长成一公里,家里装不下了,张禹把钢丝搬到了山头和河堤。钢丝还不断变高,从最初离地十几厘米,到一米多,再到河堤的12.5米。张禹也不清楚6岁儿子的极限在哪里,他只清楚,“望望很厉害”。
日复一日的训练里,除了走钢丝,望望还要举杠铃、舞棍、打沙包、攀岩……张禹把这些统统放在直播平台,不仅希望把儿子培养成“网红”,还希望他“变得自信自立”。
也许是少林,也许是武当,张禹说不准儿子未来的去向,但有一点他很确信,这条细长的钢丝将带领儿子通向一个“能改变命运”的世界。
这个年轻的父亲不信“知识改变命运”,“农村的孩子再努力,能比得过北京上海的孩子吗?”在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子,有村民说,每年都有近一半的孩子考上大学本科,但更多的,还是念了职校或是直接外出打工,“跟他们妈老汉(方言:爸爸妈妈)一样”。
张禹也曾怀疑,孩子这么小就去走钢丝是不是不妥,可一想,“小时候不抓紧,过几年就只能去富士康的流水线或者工地搬砖了”。他又说服了自己。
没人比这个年轻的父亲更清楚打工的滋味了。他在西安的工地搬砖时,曾遭遇一场暴雨。他想起来自己的衣服都晒在板房外,着急忙慌地往回跑。路上,大风呜呜作响,一块板子飞过来,他没看见,临到眼前,手一挡,被划出了一个大血口子。
包工头给了他50元钱,他借来一条干净的裤子,又找出一件毛衣,拖着流血的手臂去医院缝针。正值盛夏,张禹热得满头大汗,又饿又渴,实在熬不住,去面馆要了一碗面。吃完才发现,那条裤子的裤袋是漏的,钱早已经掉了。
面馆老板把他留到了晚上11点,最后,一把扯过包裹着伤口的毛巾。血口子又开始冒血,被放走后,张禹只能用手按住伤口,默默地走回工地。他哭了。
第二天,他把面钱带了过去,老板收下了,却没有把毛巾还给他。
还有一次,一个工友干着干着突然晕倒了,后来送急救才保住命,经理骂骂咧咧道,“病了都不请假,这种傻×谁要?”被训话的工人们站成几排,沉默着。
昔日外出打工时,张禹信奉一句话,“劳动人民最光荣”。但现在,他只觉得这句话“可笑”。
这个喜欢文学的年轻人说,不会有比农民工更可怜的职业了,“农民工就是老板的机器,最便宜的那种,不能出错,坏了就坏了,修都懒得修,反正多的是新机器。”他发誓,不能让儿子望望走上这条老路,“如果孩子想飞,那我就要他做有利爪的雄鹰,而不是小鸟。”
“雄鹰”的利爪如今还没有长全,张禹让儿子在直播间完成了第一次“试飞”。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望望收获了5万多名粉丝,最多有近千人同时观看他走钢丝。那个月,光是打赏就挣了2000多元。
顺着这条钢丝,张禹觉得自己闯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在钢丝那头的世界,“芝麻大点的事情能变得比牛大,牛那么大的事情可能变得比一个芝麻还小”。张禹发现,网上竟然有几万人望望走钢丝这么小的一件事情,他之前写家乡的河水被污染的帖子却无人问津,“也许时代真变了”。
十几年前,带着满肚子文学梦开始闯荡的张禹也曾梦想着抓住网络这个机遇,改变命运。他把打工来的钱全部砸进网吧。光是电脑开机,就学了3个小时。为学键盘打字,他捡了一个烂键盘,每天上完工就在宿舍里练习。一练,就是好几天。
可即便如此努力,他也依然没能赶上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这个“勉强会用电脑的”男人开了淘宝店,每天对着电脑处理生意,却把眼睛差点搞坏了。初中毕业的他搞不定随时随地会冒出来的差评和退款要求,到后来,他听见淘宝旺旺发出的声音,甚至会吓得身体发抖。
十几年后,儿子一段走钢丝的视频轻而易举登上了热门,他开始重新去认识那个“每天都在变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