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下午,当考生们走出高考的考场时,他们或许不会想到,他们的“竞争者”还包括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22分钟内,在没有网络和题库支持下,它完成了一张北京文科数学考卷,得分105分,而满分是150分。 在同样封闭的环境下,中国考生需要用两小时完成同样的试卷。而对这台名为Al-Maths的机器人来说,解答一道题目的时间最快不到一秒。
机器人的研发者成都准星云学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科技部的863“超脑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高考机器人”能在2020年考上北大、清华。
“机器人此前总共做了不到500套试卷,大约12000道数学题。而一个中国学生,按照每天10道数学题估算,到高考前已经做了大约30000道数学题。”成都准星云学科技有限公司CEO林辉说。
这场考试,有几道题机器人答了零分。开发者认为,原因在于这些题目包含了自然语言,比如“学生”“教师”,这是机器人难于理解的概念。
事实上,人工智能最不擅长的就是语文考试。林辉坦承,语文涉及到艺术、美感、情绪,而这些是无法用1和0表现的。这也是去年一个日本人工智能团队决定放弃类似高考机器人计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