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手机观察网资讯正文

镜头防抖原理有哪些类型 镜头防抖类型介绍【详细说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12-20 00:15:51 作者:黄立行

  镜头防抖原理有哪些类型?总体上分为两种类型:

  电子防抖--高ISO

  其实严格来讲这种方式并不能算是防抖,而是通过提高相机的感光度数值来达到加快快门速度的目的。我们知道,相机可以通过限制快门时间、光圈大小来控制光线进入镜头达到感光单元的量,光圈越大,快门越慢则通过的光就越多。而在感光单元上,也是可以调整其对光线的敏感度,一般我们借用传统胶片的规则称为ISO数值,数值越大,感光单元就越敏感,拍摄同样照片的时候所需要的光线就越少。在外界光线不充足的情况下,如果光圈达到最大(数值最小)都不能达到合适的曝光量,那么就需要增加曝光时间,这样就会在照片上形成虚影;于是为了将曝光时间降下来,我们采用了提高ISO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代价是,照片的质量会下降,噪点会增多。现在一些产品使用了自动ISO,在光圈最大时若仍会造成虚影,就会自动提高ISO值。某些角度上讲,这种方式确实可以达到一定的防抖目的,于是一些厂商就将其改名换姓作为一种能够防抖手段推向市场。

  由于提高iso方式非常简单,成本并不高,因此采用这种防抖方式的相机在这方面的投入并不多,相机的价格也就水落船低。

  光学防抖--镜头防抖

  这种技术本来只有光学巨头佳能和尼康拥有,在其高端单反镜头上经常采用。佳能镜头防抖的代号是“IS”,尼康的是“VR”,如果消费者看到一些镜头上有这些标识那就是防抖镜头了,比如佳能70-200mm/F2.8L IS USM (俗称小白)和尼康AF-S VR ED 70—200mm F2.8G(俗称小竹炮)。这些镜头防抖的原理是,在镜头中加入某种机械装置,当相机作高频震动的时候,镜头内部的镜组与镜头外壳并不同步移动,而是有一定的迟滞,这样只要快门时间并不长,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达到防抖的目的。这种防抖由于来自于胶片时代,受当时条件限制,成本比较高昂,而佳能尼康作为这种防抖模式的鼻祖,并不愿意放弃这个还能摇下钱的树。多年的发展让这种防抖方式成为现在可见的效果最好的方式,所以包括松下、索尼等大厂也不断加入进来,形成防抖大军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