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 张思宏,36氪经授权发布。
上大四时有一门和统计学相关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当时老师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
假设你大学毕业后赚的第一份工资是100元/月,如果今后的每年你都能把它提升10%,那么请你猜,到你60岁退休,你的工资是多少钱?
“第一年月薪100块,哎呀真的不少了,要知道我爹是50年代的大学生,现在的工资也不过100出头。”
“我一毕业就能和我老子赚的一样多,太扬眉吐气了!”
就在我满眼透露着贪婪无限憧憬时,老师直接把我叫了起来:
“请后排那位戴眼镜的同学你帮我们算算,到60岁时你的工资会变成多少钱啊?”
第一年100,第二年110,第三年110*110%,第四年…….算到第六/七年我就懒得算了,于是直接回答道:“大概两三百块吧。”
“4114块!”老师一字一顿的说到。
WHAT!!!这么多?!那我岂不是发财了嘛!
原来只要每年保持向上的势头,那么100块最终居然退休时能翻40多倍!
看来最好的职业发展路径,就是永远保持上升的趋势。
从20岁的小土豆,慢慢爬到30岁的经理,40岁的总监,50岁的总经理,60岁的CEO,然后功成名就光荣退休,从此安心享受平静的生活。
这,才是职业发展的理想路径!!
理想的职场很丰满,现实的职场真骨感
就是带着这种美好的愿望,我踏入了职场,这么一拼,就是整整24年。
可最终的结局呢?却并非如我所愿。
因为残酷的现实告诉了我,其实大部分人的职业道路,是长成下面这个鬼样子的:
D公司是我的职业生涯里待的时间最久的一家(11年),所以在那里有不少老友故交,每隔一段时间大伙总会找个由头聚一聚。
比如说前一段就为了欢迎一个香港的老朋友来京。这次一共来了五六个人,其中就包括一位比我整整大十岁的“老同事”。
当时他已经从公司“被”退休快半年了,这些年IT行业总体都不行了,裁员潮一波连着一波。
而像这位老同事就是典型的“低性价比”被裁员目标:
年纪不轻(40-50岁)、薪水高了、发展潜力不大,你说不裁这些人裁谁呢?
当然公司一定会赔偿一笔“分手费”,再加上他自己过往的财务积累,生活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对这些忙惯了的人来说无事可做实在是一件极度痛苦的事:
昨天还是管理着横跨全球的业务、拿出差坐飞机当打的、手下簇拥着几千人的团队、每天以听别人汇报和给别人做报告为生的高管。
一夜之间被打发回家,啥也不是了。
你说让他怎么一下子适应呢?
我这位老同事刚退下来时他也曾经蛮积极地找过工作,但是很快就不了了之了,倒不是说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当惯了大公司的高管,放不下架子也不愿意主动调整自己对工作的期望值,结果就只能是高不成低不就,到最后自己的心也慢慢凉了下来,不得不接受现实。
那晚从KTV出来大家分别后,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点着了一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
老子将来绝对不要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不想被提前踢出局?先学会在职场“深蹲”
既然职场的发展不是一根上升的直线,那么什么才应该是最理智的,最正确的职业发展曲线呢?
我叫它“深蹲”路径。
其实职业生涯更像是一根掉崖似的抛物线,而你又不想当悲催的失败者被企业在40岁时无情踢出局。
那么就必须随时做好把自己推出去的准备,从而实现下一次的腾飞——此谓“深蹲”。
学会深蹲是职业发展最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因为只有蹲下你才能积蓄其足够的能量,为自己的下一次跳跃,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充足的准备。
当我们每个人刚刚踏入职场时,内心无不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对成功的渴望。
这样一个时间段的我们学习的意愿是最强烈的,心态极度开放且包容。
因为这时我们的肚子里是空的,所以对外界的知识技能、方式方法绝大多数都是照单全收,毫无保留的学习和吸收的,成长的速度会非常快且效果也很显著。
这就如同图里那根昂头直上的曲线。
但是要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前进的速度开始放缓,学习到的东西开始变少,学习的意愿也跟着下降。
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你慢慢的开始进入了一个职业发展的瓶颈期,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公司现有的组织架构限制了你下一步的发展。
你原有的教育背景、能力技巧不足以支撑你远大的理想。
你身边的工作伙伴、领导老板、好友已经被你远远的抛在身后,你从TA们身上已经学习不到什么了。
以及更加纯粹的,你已经对现在的工作失去了兴趣和动力。
你此时的状态,就像是一条抛物线,经过了前期快速的增长达到了顶峰之后,开始在高点剧烈的震荡。
如果此时你不能及时做出改变和调整,那么报应很快就会来临:
就像我那位“颓”了的老朋友似的,以一种掉崖似的节奏,在35岁之后,被职场无情的抛弃。
职场无情?是你不会“蹲”
职场为何这般“无情”?因为职场不是慈善机构,所有的公司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商业组织,那些“以厂为家、主人翁情怀、大家小家”听听就好。
契约精神也好,责任心事业心也罢,职场这么多年经验告诉我,最关键的是任何一个人都要找好自己的职场定位,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
只有树立了这样现实且理性的思维认知,你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深蹲,每一个职场人都应该随时具备的正确的跑步姿势,否则你是无法在职场这个马拉松中最终撞线取胜的。
所谓的深蹲,就是当你一旦感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慢慢的开始出现疲态,遇到瓶颈或学习的意愿下降时,就应该立刻采取行动“蹲下”。
让自己勇敢的尝试新鲜的事物,了解不同的行业和组织,开始学习新的技能,从而为自己赢得下一个腾飞的机会。
但你也不要期待这种深蹲是一劳永逸的,因为腾飞之后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悲催地发现,下一个瓶颈又在悄悄的等着和你不期而遇。
这时你需要再一次毫不犹豫地再次把自己推出去并迅速作出调整,随时准备好迎接下一场激烈的震荡,涅槃重生,再现辉煌。
当然每次深蹲,并不会总是成功的,它也会以一种“失败”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对我们的职业发展和人生,有着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试问谁不是从一次次的摔跤中学会走路的呢?难道你能说“失败”的摔跤没有用嘛?
走路如此,深蹲亦然。
如果你不去勇敢地尝试,那就算看再多的攻略,听再多的鸡汤,也是没用!
怎么“深蹲”?
“深蹲”并不复杂,它可能是一种埋藏在你内心深处的兴趣和爱好,也可能是一种让你心心念念无法割舍的好奇心。
亦或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时路边的一株并不耀眼的闲花。
当然,也有一定的可能是你从即将倾覆的大船上跳到大海之后,手边唯一可以抓到的那根救命稻草。
但无论是什么,如果你真的不想被职场(以及人生)无情抛弃,那么主动有意识的、未雨绸缪的深蹲,就特别的重要了!
最后,作为一个蹲了好几次,还扯破了裤裆的老司机,我再无私的分享几条小贴士给大伙吧:
人生永远没有“ready”的那一刻,想蹲就立刻去蹲。
先做加,再做减。
重要的不是选择自由和爱好,而是让自己具备自由选择的能力:选择自由很简单,只要有匹夫之勇,任何人都能实现,而自由选择却很难,它需要你长期的准备和付出。
认赌服输,心甘情愿。
一帆风顺固然很美(A曲线),但稍有大脑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然并卵”的幻想。
如果你不希望重蹈35岁+就要跳楼的悲剧(B曲线),那就要始终保持一颗警惕而又好奇的心态,随时做好“自虐”的准备。
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一次次的“下落”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和技能。
自己也才能不断与外部大环境保持同步,使自己的价值不至于随着企业或行业的下降而贬值(C曲线)。
小伙伴们,你们都做好深蹲的准备了吗?
每日互动
你对你现在的职业阶段,有什么体会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