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手机观察网资讯正文

亚马逊谷歌家用摄像头一再暴雷看娃神器是怎样成了恶魔之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1-21 01:42:59 作者:责任编辑NO。谢兰花0258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东西”(ID:zhidxcom),作者李水青,36氪经授权发布。

“陌生的老人躺在扶手椅上、婴儿躺在床上睡觉、阳光明媚的客厅。”

近日,一个荷兰小伙用自家的小米摄像头联接谷歌Nest Hub时,却看到了别人家的视频画面。事后,谷歌立刻在谷歌助手上禁用小米摄像头集成。

无独有偶,美国另一家智能摄像头巨头亚马逊也几乎同一时间暴雷

密西西比州,黑客入侵了一个家庭的亚马逊Ring摄像头。对方自称是圣诞老人,差点吓坏了家里的小女孩。没几天后,亚马逊Ring被爆出超4000个账户泄露,可让黑客远程监控、窃取信息。

而在我国,元旦刚过,浙江警方破获了一起“非法控制十万摄像头”的案件,跨越20省抓获32名嫌疑人。这些人在QQ群中售卖摄像头破解工具、被控摄像头账号密码,甚至以10-20元价格售卖裸露、色情的偷拍视频。

全球智能家居摄像头市场年年攀升,预计2023将以14%增速达130亿美元的规模。而家用摄像头也摆脱了“电脑外设”、“笨重安防设备”的标签,成为看娃、吸猫、照顾老人的日常智能家居设备。

但频繁发生的摄像头暴雷事件却成为许多用户心中的“倒刺”。黑客入侵、隐私直播等事件为何会频频发生?问题的解法又是什么?令人费解。

2019年智能家用摄像头暴雷频发

自2019年初起,谷歌Nest摄像头就开始接连爆出类似“坑”。

伊利诺伊州的一对夫妇称黑客通过摄像头跟婴儿讲话,并把Nest恒温器调到了90华氏度(约为32摄氏度);ABC报道一个Nest用户遭到来自摄像头的口头虐待和勒索赎金……

亚马逊这边,12月28日,有美国公民甚至把亚马逊Ring告上法庭,列举了八大实例,直指亚马逊的Ring相机容易受到黑客攻击。而后,Ring被查出有内部员工滥用职权访问用户视频数据。

谷歌和亚马逊是北美两大家用摄像头巨头。Nest公司曾因为恒温器的走红而被谷歌收归麾下,Ring于2018年被亚马逊以839美元收购,它们与路由器出身的Arlo公司一起占据了北美近80%的家用摄像头市场占有率。

2019年,亚马逊和谷歌的智能音箱频频暴雷,也为其摄像头安全问题增添了不安的底色。

2019年4月,亚马逊被曝在未告知用户的情况下雇人监听Alexa录音,对内容进行转录、标注,然后反馈给软件;两个月后,谷歌助手超1000个录音信息遭到泄露,这中间还包括大量在音箱没被唤醒时的录音,涉及卧室对话、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和大量私人信息电话……

相比于智能音箱隐私泄露的危害,家用摄像头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些黑客仅仅为了恶作剧、炫耀自己的“职业素养”而入侵摄像头,一些则更加邪恶。据了解,有黑客在名为NulledCast的播客中直播了入侵他人家中的内容,甚至滋生出“15元直播对床视频”类似的黑产,一些不法人员还通过摄像头进行敲诈勒索。

家用摄像头本是看护孩子老人的助手,却成了“魔鬼”潜入家里的“眼睛”。

何以至此?

“用户密码”成为广为人知的薄弱环节。

一方面,一些用户在安装摄像头后直接使用原始密码另一方面,一些用户在不同的平台和账户都采用相同的密码,这些情况都为黑客入侵创造了机会。

▲使用原始密码的摄像头机器容易被破解

一些企业和专家表示,受到黑客侵扰的,往往是在不同的平台和网站上使用相同名称和密码的人。当某站点被入侵后,黑客能使用被盗的名称和密码来尝试闯入其它平台帐户。

比如之前的“黑客入侵扮圣诞老人吓坏小女孩”、“黑客把室温调到90华氏度”的事件都被认为是这一原因。

Ring的一位发言人曾说:“不良行为者从其他公司的数据泄露中收集账号密码数据,供其它不良行为者访问其它服务,这样的一种情况并不少见。”

然而,这并不能解释所有问题。仅仅将问题归因于用户不改密码、密码太简单,则容易陷入企业和有关部门推卸责任的公关话术。

视频流的传输是一条长长的链条,从摄像头端到云服务器,从独立系统到集成系统,从视频云平台到手机、Pad等设备端,每一个节点和传输通道都可能成为薄弱环节。

本次谷歌Nest Hub-小米摄像头的画面误接入就是一个实例。根据小米官方公告可知,当时恰逢网络恶劣,而米家系统正在缓存更新,因此该系统与谷歌Home Hub的集成环节就发生了故障。

同样是上个月底,美国摄像头厂商Wyze泄漏暴露了240万用户的客户数据,据称是其员工在使用该数据库时错删了安全协议。

2019年3月,美国摄像头巨头Arlo也被爆出系统存在两大Bug,包括网络配置错误和UART保护机制不足。

在一条用户看不到的视频流传输链条中,传输网络、子系统、集成系统、服务器等各个环节都可能成为薄弱环节,为黑客制造可入侵的机会。

然而,黑客的入侵固然令人担忧,运营商的“偷窥”则令人更难以接受。2020年新年刚过,亚马逊公布的一则消息令人咋舌:亚马逊解雇四名员工,因为在过去四年中,Ring的四名员工滥用职权访问用户视频数据。

如果说黑客入侵还可以防范的话,那么运营商的“窥探”则是防不甚防。

当用户安装了亚马逊或谷歌的摄像头之后,就等于将自己的隐私交到了亚马逊和谷歌手里。在毫不设防的情况下,用户的视频数据可能被拿来训练AI模型、构建用户画像、投入精准广告。而一旦数据滥用的口子打开,引发的违法犯罪勾当则再难避免。

如何防范,仅仅改密码就完事了?

近年来,摄像头越来越成为居民的日常智能家居设备。吸猫、看娃、抓贼、看护老人、作智能猫眼……众多应用场景,一个摄像头和一台手机搞定。

Strategy Analytics报告指出,全球智能家居摄像头市场年年攀升,2019年将达80亿美元市场规模,2023将以14%增速达130亿美元市场规模。

全球的家庭、租户及商铺对摄像头的需求都在增长,但安全隐私问题却成为一根倒刺,让用户面临“因噎废食”的窘境。尤其对于我国方兴未艾的家用摄像头行业,这根“刺”显得格外梗喉。

用户管理好自己的密码,被认为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在买回摄像头后,用户应该修改原始密码,并最好还是不要将一个密码在多个平台共用,“密码+验证码”、“密码+指纹”的双重验证也被认为是强力保障。除此之外,不贪小便宜购买三无摄像头也能够避免一些风险。

▲一些摄像头的初始密码格外的简单

但仅仅要求用户自卫远远不够。

厂家和运营商把握着视频流传输中的众多薄弱环节。升级云服务器能力,优化传输网络,定期修复系统Bug、更新升级平台,从而在技术层面做到“坚如磐石”。

一位来自大华股份的专业技术人员称,因为我国在安防领域有着深厚实践,在视频加密方面的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视频加密级别越来越强,因此往往在刚刚接触到攻击,服务器就能快速反应,在用户完全“无感”的情况下就将入侵隔绝在外了。

除此之外,为摄像头增加物理遮挡,成为各大摄像头厂商应对安全隐私泄露的最直接举措。用户都能够在App上开关摄像头,只选择在需要的时候打开摄像头。

放弃云服务,做视频本地存储和本地AI化也成为一种路径,但这种摄像头的价钱本身可能会昂贵许多,且对于厂商来说难以通过迭代的软件升级获得生态效应。

从更深层次来说,在用户和企业的自律之外,法律的监管和约束对摄像头行业尤其重要。

一方面,企业使用用户视频数据的界限在哪里?随着家用摄像头的AI化、以及摄像头与其它智能家居设备的打通,用户视频数据在AI模型训练、用户画像绘制等方面的价值将更加明显,如何将数据运营方关在“笼子”里,需要靠有关部门和法律和法规的规范。

比如,2018年5月,欧洲就曾推出《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规定用户数据收集方必须清楚地披露收集的任何数据,声明数据处理的合法基础和目的。2019年1月21日,谷歌就被曝因违反GDPR被法国国家数据保护委员会处以5000万欧元的罚款。

另一方面,不法人士的“偷窥成果”流向了哪里?所有围绕家用摄像头诞生的“黑产”,都会有“叫卖声”和“交易”的蛛丝马迹浮出水面,执法部门的管理打击力度也大大影响了智能摄像头行业的命运走向。

2019年6月,我国温州民警发现一男子在QQ群中售卖摄像头破解工具、被控制的家用摄像头账号密码,甚至以10-20元价格售卖裸露、色情的偷拍视频。

而就在近日,这起“非法控制十万家用摄像头”的案件水落石出,全国20多省份的32名嫌疑犯被抓获。

结语:莫让“隐私泄露”成家用摄像头的倒刺

在欧美,虽然亚马逊、谷歌一再强调自己的视频传输保密技术没问题,且不会滥用用户的视频数据,各大关于数据隐私的法律也相继出台。但是摄像头频频暴雷却成为2019年各大厂的真实写照,值得我国的家用摄像头行业警醒。

我国的家用摄像头市场刚刚打开,还没有形成像亚马逊、谷歌这样的巨头,目前也还没出现如此大面积暴雷的迹象。但随着AI潮流促进家用摄像头迎来新一轮爆发,可以预见,智能摄像头行业会迎来洗牌,类似的安全隐私问题也必然会被大众越来越关注。(一场AI引发的摄像头之战!消费巨头与安防老炮短兵相接)

家居场景涉及人们最隐秘的部分,而对承载我们正常的生活画面的智能家用摄像头来说,隐私安全具有极端特殊的重要性。没有人会冒着“裸照被直播”的风险尝鲜AI技术,企业一旦在隐私安全上栽跟头,就可能真正永远失去用户。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