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大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腾讯传媒,36氪经授权发布。
Spotify的播客地图在2019年开端锋芒毕露。
依据德国播客网站zebra-audio.net联合商场调研组织Podigee的数据,德国民众在2019年共收听了超越6000个播客节目。详细来看,2019年1月,Apple Podcast占有了45%的商场占有率,Spotify占有了20%的商场占有率。而在同年12月,这一份额别离缩小至36%和34%。
井蛙之见,Spotify凭仗“买买买”——斥资超4亿美元先后收买了Gimlet Media、Anchor、Parcast和The Ringer等播客内容制造公司,在传统音乐流媒体商场之外,扩张更多地图。
2019年10月,这家流媒体巨子宣告在第三季度完成季度盈余,这也是其诞生以来第三次完成单季度盈余。在致股东信中,公司坦言,转亏为盈的底子原因是“以播客为代表的原创内容正对授权本钱昂扬的音乐事务完成分流”,换言之,内容制造本钱相对低的播客事务闪现出了可观的听众添加潜力和向付费听众转化的趋势,对冲了在线音乐事务的高内容制造本钱。
德国的调研数据并不是个案,Spotify的财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现,欧洲国家的播客收听数量都在2019年下半年完成了快速添加。某种程度上,这代表了Spotify对其“欧洲基因”的保卫,而尼曼实验室的剖析师Joshua Benton则以为,除了地域差异外,Spotify和Apple Podcast间的渠道基因相同与之密切相关。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编译尼曼实验室调查报导,洞悉渠道基因在用户添加上的“攻略”效果。
播客商场的“渠道基因”
渠道基因与生俱来。
IOS体系背靠以苹果手机为代表的硬件出货量,美国也因此是最中心的商场,而那些独立生长起来的第三方运用,则更偏好差异化的全球战略。例如,在数字音乐事务上, Apple Music在美国的订阅用户数量远超越Spotify,但在其他地区则远远落后。在德国,Spotify的订阅用户数量在2017年就达到了Apple Music的三倍。这背面的原因是,德国有约75%智能手机运转Android体系,而在美国,这一份额仅为50%。
除了体系基因外,Spotify和Apple Podcast的用户在收听行为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一直以来,“冷启动”是播客商场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声响在内容曝光和内容密度上处于相对弱势位置,比照引荐算法现已日益完善的文字内容,听众与优质内容之间的衔接还在更多地依赖于听众的单向收听和听众间的口碑传达,大多数优质的播客内容并未被发现。
新闻向左文娱向右
尼曼实验室的剖析指出,Spotify正在企图经过供给笔直化、差异化的内容来缓解这一问题,尤其是在Apple Podcast优势的新闻版块之外,寻觅更多细分蓝海。Zebra-Audio.Net的调研数据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佐证了上述观念,现实标明,听众在不同的播客渠道上内容偏好差异明显。
详细来看,新闻内容贡献了Apple Podcast上23.35%的播放量,而在Spotify上,与此份额适当的是喜剧或脱口秀内容。此外,体育内容仅在Apple Podcast上贡献了7.45%的播放量,在Spotify上的占比则高达15.55%。而在专门面向健身场景的播客Deezer上,体育内容的占比更是高达17.93%。调研的详细成果如下:
实际上,除了极少数独家内容外,大多数播客内容在各个渠道上都能够收听,那么是什么构成了用户在收听习惯上的差异呢?有观念指出,因为流媒体特点,Spotify的用户偏好以文娱为导向,获取最新消息并不是他们的首要需求,而Apple Podcast则在用户间树立了以新闻为代表的定位,并伴随着用户的收听不断地强化了本身形象。此外,Apple Podcast背靠的苹果生态也一直是耗费新闻内容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从商业模式视点来看,播客事务渐渐的变成了Spotify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添加公司的全体收入水平和进步盈余才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效果。关于Spotify来说,怎么依托优质内容提高用户留存是事务要点,而关于苹果来说,用户根据IOS生态运用何种运用并进行付费,并不会对集团的收入构成重要影响。在这样的布景下,Spotify挑选受众广且安全边沿更高的泛文娱内容,也不难理解。
“中立”渠道的天然特点
虽然渠道类运用一贯被以为是“第三方的”、“肯定中立的”……可是实际上,渠道本身特性在无形之中决议或推进了渠道生态偏好的构成。以社会化媒体渠道为例,Facebook和Twitter均是重要的新闻媒介,但实际上,用户更倾向于在Twitter上阅读和谈论新闻。
究其底子,Facebook的实质是联系,Twitter的实质是传达。Facebook中的信息是为联系服务的,Twitter中的信息是为传达服务的。在这样的布景下,Twitter成为了强时效性的新闻通讯和短消息传达的天然土壤,Facebook则更利于传达时效性较弱、适于交际传达和交互的多元内容。
在茂盛的互联网生态中,规划效应的开释令渠道成为了“独占”的代名词,但值得欣喜的是,多元的客户的实在需求仍然能够在渠道间自在活动,终究构成每个渠道,甚至于产品,绝无仅有的定位。这是森林的多样化,也是用户的多样化。
原文链接:
https:///540910603/files/doc_financials/2019/q3/Shareholder-Letter-Q3-2019-[Final].pdf